來源:家庭醫生在線 時間:2022-05-16 11:10:50
大多數父母應該都希望孩子能長得高一點,但關于孩子的身高,很多家長又存在很多誤區,進而錯過了孩子身高的最佳成長時期,對此,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兒科主治醫師藍惠荃表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一定要留意孩子的身高情況,生活中存在很多關于孩子身高的誤區,家長不可輕信,一旦出現異常,就要及時就診。
對孩子身高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1:男孩沒變聲,女孩沒來月經,還不算發育?
其實,男孩變聲,以及女孩來月經,都是他們進入青春期發育后期的標志,即骨骼生長區已經接近閉合的時期,其身高開始進入停長的倒計時。如果男生或女生到了一定年齡,還未出現變聲或來月經,家長就要注意,及時帶孩子就診,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誤區2:盲目認為孩子晚發育
通常,晚發育孩子的骨齡,落后于正常孩子,但他們的年生長速率是正常的。如果骨齡與年齡匹配,或者年生長速率低于正常,就應該排除晚發育的可能。孩子出現身高的異常,家長切勿盲目樂觀等待,因為現在的營養水平有了很大改善,晚發育的比例已經極低。
誤區3: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雖然身高與遺傳的關系密切,有數據顯示,遺傳因素約占70%,但遺傳的只是一個身高范圍,上下會有10厘米的偏差,如果孩子的身高往遺傳的上限靠近,那孩子的身高就比較理想;如果往遺傳的下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會偏矮。除此之外,后天的生活環境、生活條件、營養及某些疾病等,也都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一定的影響。據調查,我國有30%的孩子身高達不到遺傳身高。所以,父母高,孩子不一定高。
誤區4:輕信民間偏方,多吃“田七、海馬、小公雞”
“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為了孩子的身高,很多父母都會“劍走偏鋒”,尋來“民間進補偏方”,于是天天給孩子吃田七、海馬、海參、小公雞等,期待孩子長高。確實,有些孩子在短時間內身高出現“躥長”,但隨后又不長了,一到醫院檢查,發現骨齡提前了許多。這是為什么?其實,藍惠荃解釋,孩子在吃了這些補品后,可能短時間內身高躥了一下,但加速了骨齡超前,壓縮了長高的整體時間,就像拔苗助長,會導致孩子的骨骺線提前閉合,而骨骺線一旦閉合,孩子就不可能再長高了。打個比方,半年長4.5厘米,只長了2年;與半年長3厘米,長了4年,你會怎么選擇?
標簽:
上一篇:寶寶出牙期脾氣會暴躁?有什么特征
下一篇:新生兒能不能剃光胎毛?有哪些原因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