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20-03-03 15:00:27
5G商用步伐的推進以及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讓汽車企業有條件將線下發布會搬上“云端”,也讓汽車行業有機會“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追回來”??墒?,就在全行業都在積極思考如何利用新技術來減少疫情對于自身的負面影響時,某些企業的“創新”舉措卻引來了輿論爭議。
“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孟子以此告誡后人,不做那些自己不該做的事,也不要貪圖那些自己不該要的東西。這一“堅守底線”行為準則,同樣可以衡量一家企業的社會擔當。在編輯部同仁的鼓動下,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碩士的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嘗試用哲學的視角觀察車市。本期《躍躍哲談》與您一同探討,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車企需要強化創新,也必須守住底線。
受新冠疫情影響,原定于本周舉行的2020年日內瓦車展,在上周五(2月28日)突然宣布取消。事發突然,讓眾多參展的汽車廠商措手不及,倉惶應對。“臨近發布會還有四天,突然宣布取消,當時就懵了”,某參展品牌的工作人員坦言,“團隊人員提前200天就在準備發布會,研發、設計甚至提前一年以上的時間。但出于安全的考慮,我們肯定無條件支持這一決定”。
2020日內瓦車展線上發布會
日內瓦車展取消,無疑將給參展商造成巨大的損失;更為嚴重的是,它還會打亂很多汽車企業投放新品和營銷的節奏。某汽車品牌的工作人員透露,“我們年前就擬定的全年工作計劃,很有可能因為日內瓦車展取消進行全面調整”。
為了確保重點工作按照原有的節奏向前推進,同時也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車展取消帶來的負面影響,車企紛紛將發布會從線下搬至線上。寶馬表示在3月3日下午以線上形式,發布旗下首款純電動轎跑車——BMWi4概念車;同一天下午,新一代奔馳E級也將采用線上直播方式完成全球“云首發”;奧迪則將利用線上平臺推出A3 sportback和E-TronS。
事實上,在此之前,國內已有不少汽車企業將發布會搬上了“云端”。在不少業內專家看來,“線上發布會是企業在面對疫情時的無奈之舉,而傳統的線下發布才是營銷的有效手段。在線下通過高密度、多細節的宣講和展示,汽車企業可以將品牌的理念和產品的特征直觀生動地傳遞給媒體和消費者,并以此轉化為實際的銷量”。
不過,伴隨著5G商用步伐的推進以及智能手機快速發展,移動互聯網正改變用戶的行為習慣,這讓汽車行業有條件探索新的溝通模式和傳播渠道。目前,眾多主機廠除了嘗試將新品發布會搬到線上外,還聯合經銷商探索VR看車、“線上購車”等創新的“零接觸”營銷模式,有的車企高管甚至走進直播間,變身“帶貨網紅”。
就在全行業都在積極思考如何利用新技術來減少疫情對于自身的負面影響時,某些企業的“創新”舉措卻引來了輿論爭議。近日,某車企向車主、粉絲、媒體等贈送免費的“新冠防疫險”。因為把當下最需要關懷、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地區除外”,本是出于保障健康考慮的創新公益行為,卻被質疑為一場蹭熱度的營銷。
無獨有偶,某些汽車企業此前曾宣稱,準備研發一款具備預防病毒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車”,并稱之為“N95口罩汽車”,同樣引發社會廣泛的質疑。隨后,這些車企在宣傳中便不再使用上述誤導性的言語。
“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以此告誡后人,不做那些自己不該做的事,也不要貪圖那些自己不該要的東西。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有所不為”其實就是堅守底線。而這一條體現個人修養的行為準則,同樣也可以衡量一家企業的社會擔當。以汽車企業為例,首先得以“有所不為”為準繩,為自身設置不可逾越的“紅線”,然后再去思考“有所為”的途徑和方法,即孟子所說的“人皆有所不為,達之于其所為”。
而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猶如一面“放大鏡”,既會放大企業的善舉,也能把其突破“紅線”的不良行為暴露在公眾面前。所以,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企業需要強化創新,“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追回來”;同時也必須守住底線,不做背離信念、違反原則的事。
標簽: 汽車企業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