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網 時間:2020-03-03 14:46:48
中國的美食連外國人都喜歡吃,就是因為我們擁有五花八門的烹飪手法,煎炒烹炸烤燉蒸等等,但不管用什么烹飪手法,調味都是至關重要的,味道不好一切功夫都白費。調味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放鹽!可以說是給菜“一錘定音”。過去拜師學藝當廚子,出師時要給別人做菜,所有的操作都是自己做,但必須由師傅來放鹽。用鹽的水平決定廚師水平的高低,“色香味”中味是最關鍵的,用鹽的分量和時機直接影響菜的味道,太咸或太淡都不行。
鹽的滲透能力很強,所以能激出食材的味道,讓菜很具風味,所以在烹飪時用鹽非常巧妙,不管肉菜和素菜都必須要有咸味才好吃!鹽還有調和五味的作用,做任何菜都必須要有“低味”,比如酸辣土豆絲,酸辣的基礎是有咸味。只有有了咸味,其他的味道才有意義。平時在家做菜時,我們要是掌握了用鹽的分量和時機,就能燒出好吃的菜肴。很多人都是憑感覺放鹽的,沒掌握好時機,食材很容易變得又干又老,菜不入味,還流失了大量的營養,浪費食材和時間。
那什么時候放鹽才是最佳時機呢?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是從大廚伯伯那兒學來的,非常實用,學會后保證受益匪淺。
————「放鹽的時機」————
「烹飪前放鹽」
⒈蒸、炸肉類或魚類時,比如炸帶魚、粉蒸肉,這些食材都是需要先加鹽腌制的,一旦下鍋就沒有必要再放鹽了。
⒉溜炒、滑炒肉類或魚類,比如溜肝尖、魚香肉絲等,提前放鹽是為了提高蛋白質的水化能力,讓食材吸飽水分,做好的菜才會嫩滑爽口。
「下鍋后馬上放鹽」
⒊在做鹵制品、紅燒、燉煮等烹飪手法時,比如鹵肉、紅燒肉等,食材一下鍋就要馬上放鹽,食材才能更好地入味,也能讓肉類迅速變熟變軟爛。
⒋煮面條、餃子等面食時,就要先加一些鹽,可以讓面制品變得筋道,尤其是餃子,就不容易破皮露餡了。
「烹飪時放鹽」
⒌煎炒烤燜肉類食材時,比如烤肉串、煎雞蛋、炒回鍋肉時,都是在過程中加鹽和其他調料,在高溫的輔助下讓調料進入食材里面。鹽要少量多次地加入,不要一次加太多,更容易掌握咸淡。
⒍炒質感很硬的蔬菜,比如土豆、蘿卜、南瓜等,食材很硬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入味,所以要烹飪時加鹽。
「出鍋前放鹽」
⒎湯類基本上都是出鍋前5分鐘才放鹽,鹽放的太早會讓蛋白質凝固,會影響湯的顏色和營養物質。例如燉魚湯時鹽放早了就燉不出奶白的魚湯。
⒏炒青菜時,帶葉子的青菜都熟的快,過早加鹽葉子就會失水變干,導致流失大量的營養,因此必須在炒熟后出鍋前放鹽,調味后馬上出鍋裝盤。
「吃的時候或出鍋后放鹽」
⒐涼拌菜都是吃的時候才加鹽和其他調料,鹽會使食材脫水,過早加鹽食材的口感就不脆爽了,也不鮮嫩多汁了。
⒑再做體積小的油炸食材時,由于體積太小,并不能提前放鹽,最常見的就是油炸花生米、椒鹽玉米等,都是炸好后裝盤了再加鹽,這樣味道最好。
標簽: 放鹽
上一篇:第一頁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