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庭醫生在線 時間:2022-02-23 11:14:13
雞蛋是生活中最普通不過的食材,其中含有優質蛋白質,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求,容易被吸收和利用。不過,雞蛋在運輸或儲存過程中易變質,一旦吃到變質的雞蛋就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導致細菌感染。
雞蛋變質有哪些表現?
1、長斑
雞蛋儲存的時間太長或不正確的存放方法,可加快雞蛋變質速度,使得雞蛋殼上長黑色霉斑,同時因為變質而散發出腐臭味,這種雞蛋必須扔掉。不過并不是所有的雞蛋長斑都是變質了,產蛋的母雞身體異常如飼料中鈣含量過多或缺少維生素A,就會使得雞蛋皮上長有色素斑。另外,母雞第1次下蛋時由于產道狹窄,雞蛋強烈擠壓產道壁,使得雞蛋殼上有少量血斑。若發現雞蛋表面只是有少量的斑點,沒有其他任何異常,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吃。
2、散黃
運輸期間雞蛋反復受到震蕩,使得蛋黃膜破裂,此類雞蛋營養價值并不會發生改變,能放心的吃;雞蛋存放時間太長,蛋白逐漸稀化,水分慢慢滲透入蛋黃,隨著蛋黃體積膨脹會把蛋黃膜撐破,從而出現散黃。雖然此類雞蛋不新鮮,不過沒有變質,仍然可以吃;霉菌或細菌可經過蛋殼氣孔進入雞蛋中,使得雞蛋散黃,雞蛋黃跟雞蛋清混合在一起,使得雞蛋散發出異味,此類雞蛋不能吃。若不知道是哪種原因導致的散黃,不妨聞一聞氣味,若有臭味提示細菌入侵。
3、有裂紋
由于雞蛋中含有大量營養,雞蛋外殼有裂紋或裂縫后,細菌易趁虛而入。若卵殼膜沒有破,應第一時間徹底加熱加透后再吃;若卵殼膜破裂應及時扔掉。
4、粘殼
雞蛋儲存時間太長,蛋黃膜韌性會逐漸減弱,蛋黃緊緊貼在蛋殼上。只要局部呈現紅色還能吃;但蛋殼膜緊緊貼在蛋殼上,貼皮外呈現深黑色,同時伴有異味,此時必須扔掉。
溫馨提示
一般情況下雞蛋儲存時間比較長,不易變質。不過隨著儲存時間延長,新鮮度會慢慢下降,營養價值和口感大打折扣,所以雞蛋盡量現吃現買。雞蛋有很多吃法,從營養吸收和消化率來說,優先選擇水煮雞蛋,能最大程度保留其中的營養,不過吃的時候應細嚼慢咽,不然會影響消化和吸收。值得注意的是,雞蛋必須徹底煮熟熟透,不能吃溏心蛋。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