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庭醫生在線 時間:2022-02-25 16:20:18
春暖花開的季節,空氣中水分含量少,氣候較干燥,特別是北方風沙天氣多,更應該著重補充水分。除了多喝水外,也可以選擇湯類,能身體及時補充水分,滋潤胃腸道,加快胃腸道蠕動速度。不過,選擇湯水時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萬萬不可盲目。
春季選擇湯水時需遵循哪些原則?
原則一、少鹽
氯化鈉是食鹽的主要成分,高鈉飲食是高血壓的高風險因素。不少人群煲湯時會加入太多食鹽,使得鈉含量遠遠超標。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天的吃鹽量不能超過5克,然而據調查顯示,我國每人每天的鹽攝入量大于10克,因此應主動減少湯類的鹽含量。熬煮湯類時應放低鈉高鉀鹽,不僅僅提供咸味,而且防止鈉超標。煮湯時可以加入蔥、姜、蒜、香菜或香菇以及檸檬汁、食醋等,替代一部分調料,這樣能讓湯類更加有風味。另外,減少湯類的飲用量,一周喝2~3次就行。
原則二、少糖
紅糖、白糖和砂糖等屬于添加糖,這是能為身體提供能量,無任何營養價值,可增加患肥胖癥和慢性病風險。乳酸飲料、濃縮果汁以及奶茶、碳酸飲料中含有太多添加糖,以至于含糖量達到50克左右。成年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能超過50克,最好是控制在25克以下,所以應采取少糖飲食,盡量不要喝所有含糖的飲料,自制飲品時不能加入添加糖。若想要一下子戒掉是不可能的,還需逐步減少糖攝入量,一直讓糖完全戒掉為止。
原則三、少脂肪
大多數人認為肉湯滋補,喜歡熬制肉湯,熬制時間較長,以至于熬成乳白色的湯才罷休。然而,之所以肉湯呈現乳白色,是由于動物脂肪經過長時間熬煮后生成脂肪微滴,蛋白質作用下而出現乳化反應,經常喝易導致高甘油三酯或高膽固醇癥、肥胖癥等。其實肉湯營養價值并不是很高,營養還是在原材料中,所以盡量不要喝肉湯,特別是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
溫馨提示
春季天氣干燥,應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保證每天的喝水量達到2000毫升以上,能加快新陳代謝速度,增強抵抗力。除了白開水外也可以選擇綠茶、紅茶或普洱茶等,又或是在水中浸泡檸檬片、山楂或紅棗等。另外,熬湯時應注意少糖、少鹽和少脂,以免損害機體健康。
標簽:
下一篇:春季火氣大?吃哪些食物有清火功效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