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2-05 07:41:03
難得長假,終于不要早起趕趕趕了
大家有沒有天天睡到自然醒?
也有人掙扎著要早上爬起來
為的就是吃一口家鄉那道想了一年的早餐!
最近,B站上一部《第一餐》
盤點了全國多地的特色早餐
竟饞哭了千萬網友!
里面有些食材作為早餐,竟很“奇葩”
你可想過,黃鱔、豬頭肉、鯽魚……
也能成為早餐桌上的絕頂美味嗎?
上海人發現,這些竟然都沒吃過!
來,大家隨小儂一起開開眼(胃)
坐標:山東淄博-博山
經典早餐:豬頭肉卷餅
如今的餐桌上,豬頭肉已不多見
但這樣一道硬菜
卻只是淄博人的一道晨間小菜?
作為早餐,也太豪橫了吧!
猛火猛料,把豬頭一只只熬酥爛
然后拆骨切肉,肉汁都凝成肉凍
配上純手工的卷餅,這濃油赤醬
只是博山人早上的“一碟小菜”!
再夾上各種小菜
裹到餅里咬一口,肉凍化成湯汁
豬頭肉卷餅,就著豬血湯
吃的就是這一份霸氣!
大塊吃肉大碗喝酒
早飯也那么“水滸”范兒!
小儂想說:山東好漢們,結棍!
坐標:江蘇-徐州
經典早餐:鱔魚母雞辣湯
把早飯吃出豪邁氣概的還有徐州人
阿拉當正菜吃的黃鱔
被他們拿來當早上的“醒腦”菜
吃到“兩眼兇光”!
畢竟主食材就是“狠三狠四”河里一霸!
輔以鮮頭十足的豬骨、整雞
一起燉煮到酥爛
所有精華都化進湯汁里
是他處無法尋覓的家鄉美味!
另一秘訣是精密配比的“辣”配方
它并不灼胃,而是能把鮮味都吊出來的綿柔的辣…
湯里下上小面片和蛋花
這鍋“辣味在前,鮮味緊隨在后”
的濃稠的鱔魚母雞辣湯就完成了
當地老饕的吃法,要配上煎包子
評價:如果它排不上徐州第一,那是徐州還沒有第一!
坐標:湖北-武漢
經典早餐:鮮魚糊湯粉
武漢傍水,有一道美食
讓人“不明所以,卻吃得過癮”!
那就是:鮮魚糊湯粉。
湯粉里看不到一絲魚的痕跡
唯獨齒頰間能品出魚的鮮美
所以連武漢人也會發出感嘆:
里面到底有沒有魚?我不知道!
答案是:有魚!而且有很多魚!
老板用的是武漢當地的小鯽魚
刺多肉少,但鮮美異常
燉魚只加一把老姜,一勺豆瓣醬
經過一整夜熬制,骨肉燒化
撒上胡椒,看不到魚的魚糊出爐!
把老板親手發面炸制的油條蘸湯汁
焦脆的油條吸滿鮮美的汁水
一口咬下去……emm
上海人隔屏都感受到了
阿拉咸豆漿里咬到油條的鮮脆感
你的家鄉,可也有同款美味?
坐標:四川-成都
經典早餐:拌面、海味面
論吃面,成都人當仁不讓!
素椒雜醬、鱔魚……萬物皆可拌面
老板說:哪種要干拌、哪種需配湯、哪種還得換筷子,都大有講究!
澆頭面的靈魂底料,是甜醬油
嗜甜的上海人最懂這份精妙!
醬油熬制時,添加了各種香料
經紅糖點化,成為滋味絕妙的面汁!
店里另一王炸是海味面!
對,在離海十萬八千里的內陸成都
以中國“吃貨”的鉆研這口晨間美味
用海味干貨,加上鮮美絕倫的菌菇、
雞、豬骨…熬到湯汁收半,濃香撲鼻
只保留了食材本色的鮮美
一樣讓人吃到掉眉毛
銘刻下了唇齒間難忘的“鄉愁”
喝一口湯,米道贊透贊透……
哦不對,應該是“巴適得很”!
坐標:云南-昆陽
經典早餐:餌塊
“云南十八怪,粑粑叫餌塊”
大米經過2輪純碳火的蒸制工序
被制成了米香撲鼻的米餅
加水的時機、火候的大小……
全憑奶奶幾十年的私家經驗
每塊都經過純手工的揉、捏、搟
厚實香糯,充滿嚼勁
來看看它的Q彈靈動!
經碳火烤至微微金黃
外脆里軟,米香四溢
而獨家醬料才是餌塊的靈魂!
必須用精心摘去傘帽的香菇梗、脆爽的雪菜丁、綿密的花生醬、
撒上白芝麻攪拌均勻……
至于其它的配方,要保密的!
醬料刷在烘好的餌塊上
縷縷咸鮮混著米的香軟和酥脆……
可以裹上油條,鮮脆、香糯
上海人瞬間想到了粢飯團!
難怪云南小姐姐為了早上“這一口”
要鼓足勇氣早起打車趕來吃!
因為老爺爺一天只賣100多斤
坐標:福建-泉州
經典早餐:越南卷粉
由越南歸國華僑帶來的卷粉
既保留了越南美食的精華
又在改良后變得更有當地特色
薄如蟬翼的米漿制成的粿條
裹上獨家炒制的豬肉餡料
秘密藏在放入了
東南亞香料的獨家配方里
湯底用整雞和棒骨經一整夜熬制
料頭更是品類眾多,任你搭配
清早來碗暖融融的濃郁美味
是回家后早起的全部理由!
再配一杯純正越南冰咖啡
家鄉味道,讓人原地滿血復活
坐標:北京
經典早餐:炒肝兒+包子
地道北京人的早餐食譜里
必須有“炒肝兒配包子”!
從炒制的火候,到擱蒜末的時機
都考驗廚師的功力
老北京一嘗就能嘗出來!
它在一代代北京人心中
類似上海人寒冬時的一碗辣肉面
坐標:山東日照-嵐山
經典早餐:蟹醬豆腐腦
說到豆腐腦和蟹醬,大家都熟悉
上海人表示這兩樣阿拉都是專家
但這兩樣一組合,成了沒吃過的美食
蟹醬,必須用剛出海最鮮活的梭子蟹
看著活潑潑的蟹,口水就下來了!
撒上一把海鹽,手工在瓦缸里搗碎后
需要經過半年的發酵
才能制成鮮絕人間的蟹醬
這道當地船員發明的美食
也成了船員們出海前的加油站!
坐標:海南-海口
經典早餐:辣湯飯
簡簡單單三個字
打造出一道海南地區的清晨美食
原料竟不是海鮮,而是——豬雜!
肥腸、豬肚、豬舌等一眾豬雜
無不需要經過家傳的復雜工序
和秘制手法來處理清洗干凈
洗去了膻腥味,只保留了肉質最原始的鮮美
家傳的秘制辣湯配方
來自對每道配料的精準配比
胡椒、鹽、糖……
把食材的鮮味完整地吊了出來
當地人傲嬌地用4個字
就誘惑了各位看客:非常好吃!
小姐姐別走,說清楚到底怎么好吃?
大過年的,雖然吃得滿嘴流油
但居然還生生把人看餓了!!
那份讓人牽腸掛肚的家鄉早餐
走多遠,味蕾都無法忘記啊!
你家鄉還有哪些“獨家”美味?
會有多好吃?
歡迎來留言里說出來…饞到大家!
【小青菜綜合編輯】來源:B站紀錄片《第一餐》,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冒犯,敬請聯系。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點擊主頁面底部菜單,可閱讀完整版權聲明。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