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時間:2023-06-04 16:05:24
1、意思是:好好教育你的子孫謹慎小心啊。
(相關資料圖)
2、出自漢代韓嬰所著《韓詩外傳》中的<田子退金>這篇文章。
3、原文:田子為相,三年歸休,得金百鎰奉其母。
4、母曰:“子安得此金?”對曰:“所受俸祿也。
5、”母曰:“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6、孝子之事親也,盡力致誠。
7、不義之物,不入于館。
8、為人臣不忠,是為人子不孝也。
9、子其去之。
10、”田子愧慚走出,造朝還金,退請就獄。
11、王賢其母,說其義,即舍田子罪,令復為相,以金賜其母。
12、《詩》曰:“宜爾子孫承承兮。
13、”言賢母使子賢也。
14、譯文:田子當宰相,三年后退休回家,將他在任得到的兩千兩黃金獻給他的母親。
15、母親問他說:“您是怎么得到這些黃金的?”他回答說:“這是我當官所得的報酬。
16、”母親說:“當宰相三年就不吃飯么?你像這個樣子做官,不是我所期望的。
17、孝順的兒子侍奉父母應該努力做到誠實。
18、不應當得到的東西,不要拿進家門。
19、當國家的大臣不忠誠,也就是當兒子的不孝順。
20、你把這東西拿走。
21、”田子慚愧地走出家門,到朝廷那里退還黃金,并且請求自己進監獄。
22、君王認為他母親很賢慧,贊賞她的大義,就免了田子的罪,再次任命他當宰相,還把黃金賞給了他的母親。
23、《詩經》說:“好好教育你的子孫謹慎小心啊。
24、”說的是賢惠的母親是子孫賢德。
25、擴展資料<田子退金>這篇文章是一則典型的儒家教育經典之作。
26、作者通過教誨闡述了為官不貪、忠于國家才能真正盡孝的家教思想,故事塑造了一位深明大義的母親形象。
27、文章可分為三個層次。
28、第一層,田子為相三年回家,帶回來一百鎰黃金給母親,受到追問。
29、第二層,母親認為做官也要吃飯,受錢就是不義、不忠、不孝。
30、要趕兒子走。
31、第三層,田子愧慚走出,把錢還給朝廷,退請就獄,田子復為相,其受到獎賞。
32、《韓詩外傳》是一部由360條軼事、道德說教、倫理規范以及實際忠告等不同內容的雜編而成,一般每條都以一句恰當的《詩經》引文作結論,以支持政事或論辯中的觀點,就其書與《詩經》聯系的程度而論,它對《詩經》既不是注釋,也不是闡發。
33、《韓詩外傳》的思想,大致以荀子思想為主,反復強調隆禮重法,尊士養民,也間采孟子及韓非有關言論。
34、這部《韓詩外傳》既是關于《詩經》的重要著作,同時也是一部短文集,在漢初散文創作中別具特色。
35、其中的歷史故事或寓言多有所本,也有些藝術加工,擅長用對話發議論,露神情,見性格;其論述則多節錄諸子原文,在取舍剪裁中見出己意,因而“文辭清婉,有先秦風”。
36、作者簡介韓嬰生活的年代,正是西漢王朝剛剛建立不久。
37、當時,由于秦始皇“焚書坑儒”,造成我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方面的空前窒息。
38、西漢統治者總結秦速亡的經驗教訓,比較注重倡導思想解放、言論自由。
39、儒家逐漸活躍起來,他們以秦的速亡為借鑒,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大力宣揚,并屢屢向皇帝上書言治亂之道,受到了最高統治者的重視。
40、在漢初的博士官中有很大一批是儒生,韓嬰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儒生之一,他曾就任西漢的文、景、武三朝。
41、文帝時為博士,在社會上很有名望,在思想上對皇帝有直接影響。
42、漢景帝時,韓嬰遷升為常山王太傅,故世人又稱他為“韓太傅”。
43、漢武帝時,幾次召舉賢良方正,策問古今治世之道,韓嬰曾和儒家代表董仲舒在武帝面前進行過一次辯論。
44、韓嬰在學術上的重要貢獻,是對《詩經》注釋,從而自創“韓詩”一家,與轅固生的“齊詩”,申培公的“魯詩”被后人并稱為“三家詩”,同屬今文詩學。
45、司馬遷在《史記·儒林列傳》中對韓嬰注釋、傳授《詩經》的貢獻有很高評價。
46、韓嬰注釋、傳授《韓詩》寫了很多著作,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有《韓詩內傳》四卷、《韓詩外傳》六卷、《韓政》十六卷、《韓說》四十一卷。
47、可惜這些著作到魏晉之時,大都失傳,只有《韓詩外傳》留世成為為今天研究漢代韻文詩學的重要資料。
48、韓嬰還對《易經》很有研究,做過很多注釋,并著有《周易傳韓氏二篇》,但由于戰亂未能保存使之流傳后世。
49、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田子退金。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標簽:
上一篇:焦點消息!耆怎么讀音_耆怎么讀
下一篇:最后一頁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