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創板日報 時間:2023-06-15 13:10:42
證監會官網近日顯示,北京國環萊茵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環科技”)輔導備案已獲北京證監局受理,公司擬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輔導券商為招商證券。
國環科技表示,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申請存在無法通過北交所發行上市審核或中國證監會注冊的風險,公司存在因公開發行失敗而無法在北交所上市的風險。
據悉,國環科技目前為創新層掛牌公司,目前掛牌尚不滿12個月,須在掛牌滿12個月后,方可申報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
(相關資料圖)
《科創板日報》記者發現,國環科技此前就已經兩次掛牌新三板,第一次掛牌是在2015年4月22日,第二次則在去年。
創始人系留德歸國學子
國環科技是由留德歸國學子駱建明于2004年11月在北京市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創立的高新技術企業。
1989年,25歲的駱建明從上海同濟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畢業后,進入國家環保總局污染控制司水環境管理處工作,開啟職業生涯,隨后曾就職于中國綠色環境發展中心。期間,駱建明還曾花了近五年時間遠赴萊茵河畔的德國第一所工科大學卡爾斯魯厄大學深造,交流前沿技術。
擁有十五年環保行業從業經歷后,駱建明萌生創業想法,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技術領域內攻堅克難,2004年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創辦國環科技。這是一家集環保科技研發與咨詢、成套設備制造、工程建設、投資運營為一體,可提供環境問題整體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2014年公司改制為股份制企業,并于2015年4月,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版)掛牌,但已于2018年8月23日終止掛牌。股票簡稱:萊茵環保,股票代碼:832371。
去年,國環科技再次掛牌新三板。今年公司提示稱,2021年度、2022年經審計的歸母凈利潤(扣非前后孰低)分別為2722.29萬元、4152.11萬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扣非前后孰低)分別為15.40%,20.34%,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標準一。
而在業績方面,國環科技2020年和2021年分別實現營收1.51億元、2.4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44.58萬元、2884.37萬元。數據顯示,公司近兩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均超8%,2021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72.01萬元,符合北交所上市第一、二套財務標準。
同時,國環科技2022年營收、凈利潤實現高速增長。其中,營業收入3.29億元,同比增長33.6%,凈利潤同比增長45.21%,達到4188萬元。
一位資深環保領域投資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已有70余家摘牌企業申請重返新三板,而去年就有50余家二次掛牌新三板的企業。不少企業從新三板摘牌只為沖擊滬深交易所IPO,但上市之路艱難。而如今北交所發展漸盛,再加上北交所申請企業有著必須是新三板創新層公司的硬性規定,所以現在不少企業也回流新三板,再圖上市。
專注細分領域尋找突破口
根據國環科技網站信息,公司聚焦于提供垃圾滲濾液及高濃度有機廢水治綜合治理服務,是一家為客戶提供廢水處理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就公司的業務發展方面,駱建明此前表達過愿景稱,環保創業一開始應該在細分領域找一個突破口,因為創業者的資源不多,所以一定要集中優勢兵力來打勝仗。因此,他將業務聚焦于垃圾滲濾液處理這一業內最難賽道。
據公轉書披露,污廢水處理設備研發制造與集成和污廢水處理系統工程業務分別為公司第一、二大業務,這兩項業務2021年分別收入1.02億元、9886.18萬元,分別占營收的41.51%和40.13%。
據了解,污廢水處理包括垃圾滲濾液處理和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處理等,其中,垃圾滲濾液處理難度最高。
垃圾滲濾液,即垃圾內部含水在堆放和填埋過程中進行發酵等生物化學反應,同時在降水作用下產生的一種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其污染組分復雜、污染物濃度很高,被稱為廢水處理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公司主營業務方面頗為活躍,今年1月6日,國環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與仁懷市水務凈水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改造提升應急項目施工總承包合同》,合同金額9122萬元。
針對小企業一般資金不足的問題,回顧創業經歷,駱建明稱,要找國家的產業扶持中心、技術創新中心,金融財務政策支持。公司在中關村科技園區就得到過很多支持,比如中小企業創業基金支持,這對中小企業還是很有幫助的。
關于公司業務方面,駱建明此前透露,業務占的比例60%、70%是從國企、央企拿項目,客戶包括中節能等大型央企。之前都是從政府、城管部門,市政市容管委為主。
(文章來源:科創板日報)
標簽:
下一篇:最后一頁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