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蕭山日報 時間:2023-07-04 08:31:11
10年前,“心懷遠方”的樓塔青年奮力走出國門;10年過去,新時代浪潮下的他選擇離開都市,回到農村。
2023年4月13日,谷雨前夕,全省“僑助共富”推進會暨“鄉村僑舍”現場會在瑞安成功舉辦。26歲的樓喬丹坐在嘉賓席,眼神里有光:“慈孝堂康養村舍作為蕭山區唯一一家‘新僑美宿’將持續為鄉村振興發力。”
小鎮青年曾想“逃離”農村
【資料圖】
今年是樓喬丹回鄉創業的第3年。
從小生活在樓塔,在他印象中,雀山嶺村的田間水塘、青山茶園,是記憶中一小部分美好,但更多的是對“農村”這兩個字的體會:從城區到老家兜兜轉轉一個多小時,工程車時不時疾馳而過,甩來一陣塵土和難聞的汽車尾氣,加之幾個沒有路燈的轉彎口,必須徒步走過的黃石子路,都讓這一路顯得頗為煎熬。
讓他更不習慣的是農村的閑暇時光,“太過平靜了,不是曬太陽,就是搬張凳子乘風涼。”對于那個年紀好玩的孩子來說,城市里各種娛樂活動、電子產品,著實魅力無限。
2012年,樓喬丹被父親安排出國,十五六歲的年紀,前往一個陌生國度,踏上一段未知旅程,他坦言當時心里真的很忐忑,但也有幾分期待:是不是就此便能逃離農村。
只不過這樣的期待,在入學以后落了空。
“第一天到學校的時候非常震驚,周圍除了孤零零的兩棟教學樓之外,全是大片的玉米農田。”對他來說,逃離的結果是一個農村到另一個農村,“當時的落差還是蠻大的,但是當我待了一段時間之后,我會發現當地對農業和農村發展非常重視,住在農村便利性并不比城市差。”
從那時起,“鄉村”的概念在他眼中突然之間被擴大了,“當時也在想,我們中國的農村是不是也能發展成這樣子,鄉下不再是發展的犄角旮旯,而是成為一個向往之地,呼吸新鮮空氣,愿意去見山看水的地方。”
彼時,他不曾想到,這個念頭居然會在回國后落地開花。
“被迫”回鄉開啟筑夢舞臺
回國后的第一年,樓喬丹決定回到農村。
那一年,父親給他打電話,決定將運營的產業搬至家鄉。他告訴記者,父親有很強的家鄉情結,回到農村一方面也是受他影響,“在這個過程中,他鼓勵我說,我們農村這兩年越來越好了,可以回到鄉下去看看。”
“逃離農村”曾是他的夢想。他對家鄉的感知還停留在出國前發展閉塞的印象,盡管山明水秀,但家鄉偏、藏深山、離城遠,所以當時父親的決定,在他看來極為冒險。
可當他真的走近這個闊別十年的小鎮,沒想到,剩下的唯有驚嘆:完全不一樣了!村里路通了,村民出行便捷了;便民服務中心、停車場建起來了,設施完善了,村民辦事方便了;家家戶戶樓房修葺了,門口綠化了,村民居住舒心了。
“最大的感知是農村的業余生活。河道治理、老街改造、美麗鄉村建設,村里多了很多休閑場所。傍晚沿著游步道走一走、去老街逛一逛,饞了點杯奶茶,現在甚至可以徒步爬上百藥山,這在小時候都是不敢想的事情。”樓喬丹的語氣透著激動和自豪。
自此,一個大膽的想法開始萌生:創建仙巖山旅游服務公司,打造獨具特色的農家樂和民宿。
“我們將村里的閑房、閑人、閑地利用起來加以改良提升,同時進一步拓展當地美麗山水資源價值。”半年后,他盤下村里荒置多年的15畝舊茶廠地,建起了以樓塔百藥山中醫藥為特色打造的鄉村康養共富基地——慈孝堂仙巖山康養村舍,可容納300人留宿度假,為游客們提供休閑文娛、日常健康管理及離退休旅居個性化定制等服務。
雙向奔赴橋越搭越寬
鄉村的希望在青年,青年的希望也在鄉村。廣袤的田野,蘊藏著無限機遇。這里有鄉土情懷,同樣有創新夢想,能為青年提供人生出彩的舞臺,年輕人的熱情也為鄉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樓喬丹告訴記者,康養村舍運營后,每天接納100—15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以前提及杭州,肯定會想到西湖,但現在越來越多人會想起蕭山最南邊還有這樣一個寶藏小山村,讓更多人見證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效。”
此外,時代高架的開通讓康養村舍進一步打開了客流。“我們做過測試,現在從城區到村里只要四十分鐘,從村里到西湖不到一小時路程,如果坐高鐵從諸暨站下車,再二十分鐘車程就能到樓塔。”
仙巖山旅游服務公司成立以來,為當地50多人提供了直接就業機會。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讓村里不少待業人員享受到了產業發展的紅利。另外,民宿使用的蔬菜瓜果、水產家禽,一部分直接從當地百姓直接收購;包括曾經滯銷的茶葉、面粉、油等,如今包裝成了樓塔特產,賣至全國各地,間接幫助當地農民增收。
與此同時,他還鼓勵妻子來農村創辦電商公司。在他看來,農村的慢節奏、自然資源以及毗鄰的快遞集散點,會更適合電商產業的發展。
“其實在農村,一根網線就能完成城里一樣的工作內容。”樓喬丹說,一開始電商公司搬來時,也會擔心主播、運營等招不到人,但一年下來,發現無論是辦公環境還是工作氛圍,都比城區核心地段更安逸。
“我們也希望能幫助吸引更多年輕人可以回到農村就業。”鄉村振興,其要在人,樓喬丹坦言,即便在當下,農村曝光度依然不高,很多年輕人還是不愿意回到家鄉發展,甚至更愿意去外省,“我們在改造鄉村,希望達到讓鄉村更年輕、更會接納青年的效果。”
2022年,慈孝堂康養村舍被評為蕭山區唯一一家、杭州首批“新僑美宿”。
“如今,結合亞運的契機,我們正積極配合全市‘新僑美宿’聯盟,為亞運提供國際化接待服務,放眼世界,進一步打開中國鄉村知名度,讓美麗鄉村走出去。”對此,樓喬丹充滿信心,“目前杭州市有8家‘新僑美宿’緊緊抱團,希望共同為亞運助力。”
“回到農村,是我最正確的選擇。”采訪過程中,樓喬丹不禁感慨。青年有志,以夢為馬,奔赴田野鄉村。在鄉村,青年被需要,他們的價值也被體現,雙向奔赴,橋越搭越寬,鄉村更加充滿“想象”。于是夢想在此生根,并慢慢開出絢爛之花,扮靚鄉村大地。
標簽:
下一篇:最后一頁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