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孔子說:“聽其言而觀其行。” 一個人的品質如何,聽他說什么樣的話,看他做什么樣的事,就知道了。 真正厲害的人,說話往往很柔和,會給他人留下一定的余地;做事也往往能夠雷厲風行,不會畏首畏尾。 所謂“命由己造。” 一個人的命運如何,與他自身的言行,往往有著密切的關系。
01說話軟為何有些人明明是為對方好,卻總是“好心得不到好報”呢? 原因就在于,他們缺乏說話的藝術。
他們面對對方的不足,不懂得以委婉、和緩的方式去“勸誡”對方,而是選擇以“直來直去”的方式,去指責對方的不足。如此做法,往往會導致對方下不來臺,甚至心生反感。 人人都喜歡聽“悅耳”的話。 既然是“勸誡”對方,希望對方聽從自己,那么,就要順應人性,把“逆耳忠言”,變得“順耳”一些。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面對他人的無心之過,如果言語“過硬”,很可能會導致對方“變本加厲”。
唯有“點到即止”,顧及到對方的感受,才能令對方更容易反思自己,從而改正自身的錯誤。疾言厲色,從來不能彰顯一個人的強大。 言語溫和,才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從容與智慧。
02做事硬有人說:“能扛事,才是一個人最了不起的才華。” 深以為然。 所謂的“能扛事”,其實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有能力,另一個方面是有責任心。
一個人如果沒有能力,那么,他即使有“扛事”的愿望,也無濟于事。只有修煉好內功,讓自身變得強大起來,才能得到他人的信賴。 有些人明明有能力,卻難以得到他人的信任,這是為何呢? 原因就在于,他們缺乏“責任心”。 他們面對問題,不是想著去解決,而是習慣于去逃避、推卸責任。 如此做法,即使再有能力,也沒有人敢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 做事硬的人,往往能夠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他們有著極強的心理素質,在任何時候,都能夠以平和的心態(tài),理性地應對突發(fā)的事情。這樣的人,才是能夠給人以“安全感”的。 有人說:“會做的人,不如會說的。” 其實不然。 一個人能說會道,只能迷惑他人一時;而踏踏實實做事,能取得實際成效,才能行得穩(wěn)、走得遠。
03做人穩(wěn)人生在世,有順境,也有逆境。 《道德經(jīng)》中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在順境中,人就容易“飄”。一“飄”,就容易“陰溝里翻船”。只有在順境中穩(wěn)住自己,以一顆謙卑的心去待人接物,才能避免“水滿則溢”的結局。 一個人處于逆境中,最容易被眼前的“障礙”所嚇倒,從而產(chǎn)生悲觀失望的情緒,甚至選擇“躺平”。 有人說:“熬得住,出眾;熬不住,出局” 當我們處于最艱難的時候,往往就是最接近“黎明”的時候。 此時如果“熬不住”,選擇了放棄,那么,就會讓自己一直停留在黑暗里。
只有穩(wěn)住心態(tài),不斷地給自己打氣、鼓勁,讓自己擁有繼續(xù)戰(zhàn)斗下去的勇氣,才能熬過暫時的“黑暗”,迎來勝利的曙光。很多人把善于與他人相處,定義為高情商。 事實上,真正的高情商,是善于與自己相處。 在順境中穩(wěn)住自己,不驕狂;在逆境中穩(wěn)住自己,不絕望,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情商。
結語: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說話軟,才能更好的以言語,去影響他人; 做事硬,才能擔得起自己的責任,無懼風雨; 做人穩(wěn),才能不被自己的情緒打敗,不驕不躁。 愿你我,都能修好自己的心,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與君共勉!
*來源:哲學作者:龍靖,一個熱愛哲學的理工男,自由撰稿人, 愿用一支筆,點亮每一盞心燈。
《VC/PE/MA金融圈》:做靠譜的金融人群體。
匯聚風投、創(chuàng)投、私募、投行、并購、上市公司、產(chǎn)業(yè)集團等朋友。感謝高盛、摩根、紅杉、IDG、復星等數(shù)千家機構朋友的鼎力支持。
21世紀的競爭是信息的競爭,訂閱我們,占領投資信息高地。
【商務合作】專用通道:請點擊菜單欄或回復1查看。
回復 2 查看如何加入社群(知識星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