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時間:2021-12-21 14:40:03
中國美術館作為國家最高美術殿堂,珍藏藝術品13萬余件,藏品融貫古今、品類豐富。近期,中國美術館接連奉上大展,從明清肖像到“嶺南畫派”創始人的花鳥山水,從漆畫藝術到攝影作品,形式多樣,為京城觀眾獻上精彩的冬日藝術盛宴。
明代官員“證件照”如鏡取影
頭戴官帽,身著官服,每一張畫面中的人物表情都嚴肅端莊,宛如在拍“證件照”。在12月9日起展出的“如鏡取影妙得神形——中國美術館、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畫展”現場,一組明代官員肖像圖冊頁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
“當我們說起肖像畫,不要只想到《蒙娜麗莎》《梵高自畫像》,我們古代畫家的肖像畫也非常耐人尋味。”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中國的肖像畫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發展到明清時期,伴隨著市場經濟和城市商業的發展,涌現出曾鯨、禹之鼎、徐璋等一批杰出畫家。此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藏、南京博物院藏作品中遴選出百余件(套)肖像畫作品,以時間為序,分為明、清兩個部分予以展出。
除了常見的帝王圣賢、功臣名士,明清畫家們還創作了表現隱逸雅趣的文人肖像,以及留存數量眾多的家族先人畫像。這些畫猶如一面面鏡子,映照出明清時期民俗、宗教、服飾、審美等方面的文化內涵。
“嶺南畫派”創始人詩畫輝映
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只信仙都有此奇——陳樹人繪畫作品展”也于近日開展。陳樹人(1884-1948)是中國畫壇“嶺南畫派”的創始人之一。六十年前,陳樹人的夫人居若文女士將陳樹人116件代表作品慷慨捐贈國家,這也是中國美術館接受的第一批捐贈作品。這批作品涵蓋陳樹人最后30年的藝術人生,涉及花鳥、禽獸、人物、山水等門類,件件堪稱精品。
展覽中,“江南風采”部分以花鳥為主,兼有少量風景作品,代表性作品有《嶺南春色》《落霞孤鶩》《莫愁湖冬暮》等。“半游半寫”部分主要展出陳樹人游歷桂林、南昌、蘇杭等地創作的一批寫生作品。“收拾河山”部分則為陳樹人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創作,愛國之情溢于詩篇和畫篇,包括《五老峰》《峨眉煙雪》《細雨騎驢入劍門》以及《桃花帶雨濃》等作品。
陳樹人曾走遍嶺南、江浙、黔贛、川渝以及京津等地,成就了《自然美謳歌集》《戰塵集》以及《寒綠吟草》等詩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他創作近千首關切祖國和民眾命運的愛國詩篇,匯集成冊,即為《戰塵集》。中國美術館將相關詩集、畫集等文獻一并展示,互為輝映。
清宮彩漆暈金工藝煥發生機
中國現代漆畫脫胎于漆器,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今天已成為重要的繪畫門類。新近開幕的“丹漆隨夢——中國美術館藏漆畫藝術展”,展出了中國美術館館藏的248件漆畫作品,分為“故園尋夢”“夢筆生花”“蝶夢鵬游”“百年夢圓”四個篇章,展現漆畫藝術的獨特魅力。
在展覽中,漆器“荷塘月色”、漆畫“無盡夏”展示了“清宮彩漆暈金工藝”,這一珍貴的傳統技藝曾經一度瀕臨失傳,如今煥發出新的生機。一幅幅漆畫不僅呈現了故宮午門瑞雪、水鄉古鎮等世界文化遺產的面貌,也講述著發生在當代中國的故事。
中國美術館還同期展出了“時光存影——趙羨藻藏香港攝影藝術家作品展”“道同藝合——11人中國畫作品展”。
以上所有展覽免費開放,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美術館實行實名制預約、錯峰、限流參觀。
上一篇:重點發展智慧旅游,激發出游靈感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