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庭醫生在線 時間:2022-05-30 09:54:38
在幼兒一周歲之前,營養來源主要是以母乳及奶粉為主,攝取足夠的母乳及奶粉不僅對身體發育,對大腦發育也有好。可雖說奶粉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但一些沖調奶粉的誤區,卻總是有很多家長犯,如果沒有注意,反而讓沖調的奶粉變成對孩子身體有傷害的飲品。
沖調奶粉有哪些誤區?
一、奶粉沖得越濃營養就越高
很多家長認為奶粉充得越濃,寶寶飲用后所得到的營養就越高,對于發育更有利。但有專家指出,這種做法和想法都是錯誤的,由于寶寶的腸胃比較嬌嫩,在沖奶粉時如果沒有按照商家的說明,隨便給寶寶增加奶粉溶度,反而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導致脾胃虛弱。不管是調高濃度還是降低溶度,對寶寶的吸收都是不利的。
二、用嘴巴試溫度
在給孩子沖泡牛奶后,很多家長會下意識試一下奶粉是否會燙,很多家長會用嘴巴感觸溫度。但要知道大人所接觸的細菌是比較多的,兒童的抵抗力比較弱,用嘴巴嘗試溫度容易讓細菌傳染到奶瓶口上,易讓讓幼兒患上口腔疾病。
三、用開水直接沖
由于開水可以直接殺滅細菌,所以大部分家長認為在沖泡奶粉也需要開水沖泡,但其實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在遇到高溫后,結構會被破壞,并且讓奶粉沉淀,同時奶粉中的維生素和蛋白質,也比較害怕高溫,直接用開水沖泡不僅破壞牛奶營養,也會讓身體不能吸收。
四、先加奶粉再加水
一些人在沖奶粉的時候,會將奶粉再加水。但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由于孩子每次喝牛奶有規定量,水的量要足夠,所以要先加水再放牛奶,才能達到標準的比例,不然會導致奶粉過濃或過淡。
溫馨提示,沖牛奶一定要采取正確科學的方式,千萬不要認為奶粉沖得越濃稠越好,這樣容易引起孩子出現消化不良,而導致腸胃問題發生,但也不能沖得過稀,以免引起孩子出現營養不良。
標簽: 營養不良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