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網 時間:2021-11-02 14:59:52
水是生命之源,是身體不可缺少的物質,一旦缺乏水不僅讓人感覺口渴,還會影響到正常的代謝和運作。也因此很多人都知道多喝水對身體好,但有很多人對喝水存在半知半解中。不知道喝水也有注意事項。若不了解,可能會出現錯誤的喝水方式,反而給身體帶來傷害。
每個正常人一天需要補充多少水分?
人在24小時內從尿液中排泄的水大約為1500毫升,皮膚蒸發的水大約是500毫升,呼吸時損失的水分大約是400毫升,大便排出的水大約為100毫升。也就是說一個人每天需要耗費的水量在2500毫升左右,而身體水的來源和排出量應該處于一個平衡狀態,所以每天一個成年人至少需要攝入2500毫升水。2500毫升水可以從食物中獲取,也可以直接補充水,但注意做有運動或者是天氣炎熱身體水分耗失量大,就要根據情況增加喝水量。
喝水要注意什么?
1、不要等口渴時才喝水
若感覺到口渴,說明身體水分已經大量缺失,這時代謝會變慢,所以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喝水。每天少量多次飲水可以不斷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水分,維持身體新陳代謝。
2、一次不要喝太多水
若感覺口渴可以每隔15分鐘飲用一次,但一次喝水的量不要過多,短時間內攝入大量水容易導致腎臟負擔加重,甚至出現水中毒。
3、睡前兩小時可以喝杯水
睡前兩小時喝杯水可以補充夜間損失的水分,防止血液粘稠度增加,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提高,尤其是患有動脈硬化高血脂的中老年人,一杯水能降低預防夜間疾病大發作。
4、水不能反復加熱
要知道水燒開后不能反復加熱,燒開的水冷卻到25℃左右,里面所含的生物活性較高,更容易滲透入細胞,被身體吸收。反復加熱的水會讓水的生物活性被破壞,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反而傷害身體。
溫馨提示
燒開后的水要當天喝完,盡量不過夜,特別是燒開后放置三天的水不能飲用。此時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增加,而且水的輸氧能力降低,會影響身體并且提高致癌風險。此外若發現水的顏色異常并且有異味都禁止飲用。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