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讓人更愛運動了 居家健身推動體育用品行業創新轉型
兩個月前的我國體育用品行業,一度“愁云慘淡”: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3月份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體育用品企業影響的調研報告》顯示,國內經營的體育用品企業里,受到中度以上程度影響的企業占據75%,受到重度影響的企業占據20%,只有25%的企業表示影響較輕。而產能下降、訂單量驟減、庫存積壓是影響企業的主要三個因素。如此現象讓眾多業內人士在3月份時都對今年體育用品行業的發展預測不容樂觀。但如今兩個月過去,大面積的復工復產在提升體育用品行業產能的同時,疫情之下長達數月的隔離期促使健身運動觀念深入人心,也為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隔離讓人更愛運動了
直到現在,健身游戲《健身環大冒險》的價格還在1000元左右浮動。無論如何,這款在今年疫情期間頻上熱搜的健身游戲,都從側面印證了消費者對運動健身的欲望,因為疫情不降反增。 kantar咨詢團隊關于疫情期間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根據以往經驗,重大疫情發生后人們總會由于對自身健康的高度關注,導致通過體育運動增強體質的意愿大幅度上升。與此同時,過去幾個月有眾多案例都證明了疫情悄然改變了大眾傳統的健身運動習慣。消費者們居家健身的同時,也推動室內小型健身器材成為了這段時間的“香餑餑”。京東數據顯示,疫情期間跳繩、啞鈴同比增長都在50%以上;拉力器、劃船機、瑜伽墊同比增長都在100%以上。無獨有偶,拼多多早前發布的《戶外運動消費潮熱銷榜》顯示,自4月以來,平臺戶外、出行相關類目商品銷量全線出現大幅上漲。其中,運動鞋、籃球、運動套裝等商品銷量上漲超過以往的3倍;一次性床單、旅游收納袋/包等商品上漲也超過過去的2倍。這些事實讓人看到了體育用品行業的希望。kantar咨詢團隊在報告里認為,2020年預計會成為一個體育大年,體育器械、運動服飾、健身培訓等行業都會在今年迎來黃金發展。而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并沖擊全球體育產業的同時,國家體育總局專家也表示,從短期來看有一定的沖擊,但是從長期來看,中國體育產業的基本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觀念變化帶來新機遇
居家隔離期間,消費者對健身運動的熱衷,自然也讓不少體育商家看到商機。據了解,紅雙喜在疫情期間特意推出的“乒乓球訓練器”迅速成為線上爆款,方便消費者在家打球的“迷你小球臺”的銷量也緊跟其后。由于疫情期間“勤洗手”習慣的宣傳,紅雙喜也特意推出了分別適用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可洗拍”。數據證明了紅雙喜“嗅覺靈敏”的優勢,今年一季度紅雙喜的訂單銷售超過去年同期,線上訂單同比增長50%。轉戰線上,精準捕捉消費者需求并及時創新,這樣的企業無疑會在疫情下更好過些。對此,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表示,新冠疫情帶來的沖擊對企業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而伴隨著近幾年消費升級、互聯網及相關信息技術的興起,企業也面臨著滿足用戶需求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和動力。但疫情顯然在推動企業“加速奔跑”。如金陵體育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5.75%;凈利潤273元,盡管同比增長23.28%,但由于經營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卻為-1050萬元。為此,金陵體育也表示公司將持續進行智能化裝備、自動化生產線改造。據悉金陵體育計劃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人民幣2.5 億元(含 2.5 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用于高端籃球架智能化生產線技改、營銷與物流網絡建設等項目。此外,從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了解到,更多體育健身公司都在積極創新,或推出智慧產品,使產業多元化以滿足消費者需求。開發高端商用健身器材的英派斯,正努力參與冰雪產業方面的研發,并推出全新冰雪系列產品——滑雪模擬機和仿真冰場,為開發冰雪業務市場提供技術支撐。毫無疑問,疫情的刺激令體育用品行業的創新和轉型,比往常來得更早些。有業內人士認為,這種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新環境,也會讓更多企業意識到提升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性,并不斷適應瞬息萬變的消費市場。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蜜蜂網:www.huachic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