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時間:2022-07-26 08:21:36
7月21日晚,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由王婷婷導演、張銘恩主演,根據蔡崇達逾400萬銷量同名非虛構作品集改編的詩意現實主義話劇《皮囊》,在動人的音樂聲和掌聲中落幕。這部長達三個小時的舞臺劇,以詩意沖撞現實,帶領觀眾完成了一次充滿成長與追問,又有人間煙火氣的生命旅程。
《皮囊》的創作緣于蔡崇達30歲時的一次觀展經歷。展臺中擺放的一件件已逝之人的珍貴物品,使他回憶起他8年前已然離世的父親。他開始用筆追尋起那些已遠去的記憶,關于他的家鄉,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漁業小鎮東石,以及那里的親人、玩伴與他在那里的成長歷程,凝結成了《皮囊》中的14篇散文。
當這14個長短不一的散文被凝練成3個小時的故事,這本非虛構散文集也變成了舞臺上的詩意現實主義話劇。黑狗達和他的家人、他的家鄉,也從文字中走出,有了清晰的面孔,有了清晰的人物性格和命運脈絡,在充滿戲劇性的舞臺上,向所有人的命運提問,完成了一次沖撞命運、直視現實的成長。
話劇《皮囊》挑戰雙卡司陣容,由畢業于中戲、已具有多年影視劇表演經驗的青年演員張銘恩和仍在北京電影學院就讀的焉栩嘉分別擔綱主演,二人都是首度挑戰話劇舞臺。飾演黑狗達父母的王旭峰與蘇麗則都是有著豐富舞臺表演經驗的資深演員。音樂人章澍作為該劇作曲及音效設計,不但創作了多首富有閩南特色的原創歌曲,并在舞臺上現場演奏;還搭檔歌手孫伯綸在劇中出演了黑狗達的兩位叔叔,在樂手與演員之間跳進跳出。
話劇《皮囊》選擇了一個原著中未提及、但與現實相呼應的結尾:2020年,在《皮囊》售出300萬冊之際,蔡崇達聯合《夢想改造家》為家鄉建起了一座圖書館。他說,“還未有人為小鎮建一座公益的圖書館,我是作家,我來做很適合。”話劇《皮囊》落幕也收在了圖書館的落成。構建圖書館的一磚一瓦,正暗合了構成我們生命的每一種成分。正如演出結尾緩緩映現于巨大立柱多媒體裝置上的蔡崇達親筆所寫的這段話所言:“路過我們生命的每個人,都參與了我們,并最終構成了我們本身。”
導演王婷婷談及本劇的創作理念時,提到了“詩意現實主義”的觀念。這份詩意,一方面在于形式上的“韻律感”,豐富的音樂劇指導經驗,使她在群戲的調度與節奏把握上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則注重情感表達上的豐盈,充分調動舞臺元素以外化角色的內心情感。(記者 王潤)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