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羊城晚報 時間:2022-07-31 08:47:44
7月26日晚,經典傳統粵劇《羅通掃北》在廣州江南大戲院上演。這部多年未上演的經典劇目“復出”,尤其是后半部分有將近半小時的激烈開打場面,觀眾反響格外熱烈。
該劇由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和廣州粵劇院聯合出品,是繼粵劇《審死官》《馬福龍賣箭》后,全新復排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羅通原是中國古典演義《說唐全傳》章回小說《羅通掃北》的主人公,白馬銀槍,羅家槍法出神入化,有萬夫不當之勇。粵劇《羅通掃北》講述好漢羅成被奸臣李元吉陷害致死后,其子羅通英雄出少年,掛帥掃北、大敗北番敵軍的故事。全劇展現了初唐“亂世生英雄,英雄造時勢”的恢宏氣象。
據《粵劇大辭典》收錄,傳統粵劇《羅通掃北》是靚少佳、何建青根據粵劇連臺本《隋唐傳》、提綱戲《羅成寫書》與《羅通掃北》整理改編。此劇于1955年由新世界劇團首演,靚少佳、盧啟光主演;1961年改名《羅家將》,先后由廣州粵劇一團、東風劇團演出,盧啟光、衛少芳、朱少秋等主演;1980年經何建青重新整理改編,由廣州粵劇團四團演出。本次復排上演的《羅通掃北》是1980年演出的重編本。
本次全新復排的《羅通掃北》由廣州粵劇院下轄的廣州紅豆粵劇團擔綱,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歐凱明擔任復排導演,青年文武生吳浩劍擔任復排執行導演,并出演男主角羅通。
歐凱明表示:“復排《羅通掃北》這部經典的傳統劇目,首先是為了向靚少佳、盧啟光等粵劇前輩致敬。另一重要意義,則是促使青年一代粵劇演員更好地傳承傳統,在此基礎上他們將來才能有更好的創新,也就是守正創新。”
吳浩劍工小武行當,師承歐凱明。他扮相俊秀、功底扎實、戲路開闊,曾憑借《火燒裴元慶》《小商河》《金翅大鵬》等高難度武戲三次摘得廣東省中青年戲劇演藝大賽的金獎。本劇中,他以卓絕的武技展現了主角羅通萬夫不當的少年英雄形象。
廣州紅豆粵劇團副團長陳振江介紹,《羅通掃北》運用了許多傳統的表演排場,如點將、大架、大戰等排場;還展示了大量粵劇南派武技,如南派把子套路、十字佩劍、一炷香、打四星、八虎蕩等。
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院長、《羅通掃北》監制練行村說:“該劇的成功復排,有助于恢復和再現傳統粵劇的行當藝術,同時充分發揮粵劇傳承人的傳幫帶作用,讓傳統技藝生生不息。”
專家點評:
董上德(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
《羅通掃北》是粵劇傳統劇目,這次演出被冠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我覺得相當貼切,不是空喊口號。整臺演出,我有一個突出的感受,就是看著覺得有“班味”(這是老一輩粵劇藝人相當看重的,指表演有過去粵劇鼎盛時代的“戲班”演出的質感)。
這個劇目既呈現了南派武功,又有粵劇的機趣,集中體現出武戲與文戲的融合,這是一個粵劇文武生大顯身手的舞臺。
導演兼主演的吳浩劍,演16歲的羅通,七八分的英氣,配上三兩分的稚氣,將人物的年齡、性格和家世拿捏得相當準確。羅通與母親的戲,與丫鬟春梅的戲,與世叔伯程咬金的戲,各有層次,妙趣橫生。
扮演羅夫人的汪素珍,是近年活躍于粵劇舞臺的唱做俱佳的演員。她演的羅夫人,內心世界相當豐富,一則以丈夫羅成的英雄事跡為榮,一則卻怕兒子羅通在復雜惡劣朝廷亂局中如其父親一樣遭人暗算,力勸兒子遠離武藝,用功讀書。汪素珍演來絲絲入扣,頗為細膩。
至于演出的本子,經過靚少佳、何建青兩位先生的打磨,劇情曲折而緊湊,場上人物各有戲份,連春梅這樣的配角也有不少“出戲”的演出,卻又顯得配合默契,不可刪減,恰到好處。總之,《羅通掃北》的復排和演出,為我們樹立了一個非遺傳承的好案例,其經驗值得好好關注和總結。(記者 黃宙輝)
標簽: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