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汽車報 時間:2022-01-21 14:50:35
物流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根據國家大數據監測顯示,2021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到1000億件,物流業總收入增長至11.3萬億元,較去年增幅超13%。公路物流、倉儲、快遞物流、電商物流等各項指數均處于擴張區間,物流業強大的柔韌性為我國經濟運行走出疫情、由負轉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020年我國提出“雙碳”戰略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為完成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物流產業責無旁貸。
綠色運輸勢在必行 電動卡車迎來新契機
“綠色環保的卡車,是物流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一環。”日前在“2021中國卡車邁向零碳零排放論壇”上,中物聯物流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閆丹介紹,隨著政策對低碳環保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物流企業會逐漸從“驅利”向“驅綠”轉型,綠色卡車也將成為物流企業創造綠色價值的路徑之一。
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中國移動源環境管理年報2020顯示:2019年全國柴油貨車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顆粒物排放量分別為117.5萬噸、19.3萬噸、485.5萬噸、6.2萬噸,占汽車排放總量的16.9%、11.3%、78%、89.9%。因此,加大柴油貨車治理成為機動車污染物治理的重中之重。
值得注意是,在“雙碳”戰略大背景下,商用車重心正在轉移。比如2021年商用車行業整體呈兩極態勢,商用車銷量同比下降5.2%,但是新能源商用車產銷兩旺,呈現出市場規模和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發展局面。2021年全年新能源商用車銷量19.7萬輛,同比累計增長51.4%,滲透率達到4.2%。新能源商用車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電動卡車作為‘減污降碳’路徑之一,它的市場規模將持續穩定擴大,市場滲透率快速增長,市場接受度也將再提升。”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執行秘書長李陽表示。
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環境學院教授吳燁也認為,綠色貨運已經成為整個物流、交通領域綠色發展的重要一環。他建議相關車企在車輛排放、能耗、產品布局等方面的加強攻關,以此來滿足市場需求。
明確發展新方位 全面優化物流系統
當然,物流不僅僅只有運輸、配送環節,它還有倉儲、包裝、搬運裝卸、流通加工,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等環節構成。在閆丹看來,打造綠色物流體系不能只靠其中一環。
閆丹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在最新發布的國家“十四五”規劃 中,15處提到“流通”,20處提到物流,13處提到供應鏈,是五年規劃中首次高頻部署物流與供應鏈,并明確提出了要構建現代物流體系。
而什么是現代物流?就是優化物流的整個生態系統。閆丹指出,物流系統優化是指確定物流系統發展目標,并設計達到該目標的策略以及行動的過程。它依據一定的方法、程度和原則,對與物流系統相關的因素進行優化組合從而達到優化的目的。
“‘十四五’期間,我國物流業發展仍將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需要我們精準把握新發展階段、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現代物流發展新方位,再對整個物流產業體系進行優化。”閆丹表示,比如物流包裝是整個物流過程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綠色包裝一直是綠色物流的重要內容,目前推廣最為廣泛的是瓦楞紙箱、托盤、鐵桶、蜂窩紙箱、紙筒及紙漿、塑料制品、帆布軟包等。隨著中國物流業快速發展,我國快遞業每年消耗廢棄物超900萬噸,塑料產品約180萬噸,呈快速增長趨勢,特別是塑料污染問題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閆丹看來,打造綠色物流物流體系,首先要考慮到綠色物流的必然性、示范性、強制性和融合性的四大特點,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約束下,進行物物流系統行業優化減碳行動。
加速數字化與“新四化”融合 打造現代物流新生態
綠色物流未來發展究竟有哪些趨勢?需要向哪方面靠攏和改善?
閆丹介紹,要不斷完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布局,不斷提升信息技術水平的運輸裝備,不斷優化運營管理模式,使中國貨物運輸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要做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下的公路貨運綠色行動;升級快遞包裝標準化體系,支持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持續化發展,加快限塑減塑下的綠色物流包裝發展;推動物流數字化和綠色發展,通過科學庫存分布、優化路徑規劃、完善管理模式等降本績效的方法,從而實現單位物流業務量、能耗和碳排放量的明顯降低。
物流從系統性來講,是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融合,逆向物流對實現國家能源資源保留、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具有重大作用。因此,發展逆向物流是物流行業實現閉環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據悉,近期國家對綠色行業創新發展實施制定了方案,首次將綠色物流聚焦于逆向物流,鼓勵企業針對家用電器、電子產品、汽車等廢舊物資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務平臺和回收網絡,支持具備條件的城市和制造、商貿企業開展逆向物流試點。
此外,隨著新技術的演進,無疑會進一步影響行業未來的走向和發展速度。在智能網聯化、駕駛自動化、能源綠色化和資產服務化“新四化”的影響下,公路貨運行業的產業鏈格局有望發生重大變革。
“未來,在由貨運經營者組成的公路貨運生態中,數字化和軟件化將是整片生態的土壤,將物流行業的一切都網聯在一起。”閆丹補充說。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